Back
Featured image of post Crash Course 心理学笔记

Crash Course 心理学笔记

前言

说明

视频链接: 心理学 - Crash Course 中文字幕组

感谢前人栽树:十分钟速成课:心理学 第一季 - 剧评

大概前几天开始看的(4月中)

主讲人

Hank Green
Hank Green

Crash Course最开始是Green两兄弟做的,Hank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心理学,还有哲学、科学史也是他主讲的。

Green兄弟左边是哥哥John,他得过普利策奖。。主讲过cc的文学
Green兄弟左边是哥哥John,他得过普利策奖。。主讲过cc的文学

原则

Crash Course 经济学笔记里有说:crash course的主持人都会反复在课中提及一个“梗化了”的原则,这可能就是这门学科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方法/精神。

目前感觉心理学是:

不过我看完经济学后会选继续看心理学,其实原因也是一直对大脑构造挺感兴趣,「了解人类」是人类最难做到的事,我一直以来就感觉未来的切入点还是从大脑的生理结构。

心理学简介 E1

THE HUMAN BRAIN IS BY FAR THE MOST COMPLEX PHYSICAL OBJECT KNOWN TO US IN THE ENTIRE COSMOS.

你的脑子是整个宇宙中人类的已知最复杂的东西,支配它的规则神秘仅难以捉摸,也许我们的大脑还没复杂到能理解自己,但这并不会阻止我们不断去尝试。

英语"psychology"这个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研究灵魂“(The study of the soul.)

“心理学"这个术语大约在16世纪才出现,而那些我们称之为“科学”的心理学研究在18世纪中期才建立来。

心理学是最为广泛而多样化的科学之一,就它所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不同的学派和思想,以及所包含的学科规律而言,也许和其他科学相比,心理学就类似于一个老旧的大熔炉。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1879年的德国,内科医生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前几年他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教科书。

如今,心理学的正式定义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The science of behavior and mental processes.)

这一定义集所有不同流派思想之大成,认可了观测和记录行为的必要性,但同样意味着心理过程也十分重要。心理学是一门完整的科学,一门科学的精髓就在于,人们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切收集数据的方法来常识解答它们。

人类的心理很复杂,并不存在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可以直接有效地揭示其中的奥秘,我们必须全方位地探索它

心理学流派

在弗洛伊德时代,主要流派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精神分析。

构造主义

冯特和他的学生爱德华·布拉德福德·铁钦纳吸收了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观点,认为如果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能把物质拆分成简单的元素和结构,那为什么不对大脑这样做呢

它们采用让患者自我观察(内省) 的方法,来了解意识的结构,问他们观看日落是什么感觉,或者是闻咖啡,舔小猫,铁钦纳称这种方法为构造主义。

它太依赖于内省方法而显得过于主观,心理学家显然观察不到患者的内心想法或感受,所以这个流派挺短命的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威廉·詹姆斯关注为什么我们会去思考,感觉,闻味道和舔东西等,他关注的是行为的作用,这种方法就是机能主义。它的灵感来自达尔文的观点“适应性的行为在进化过程中得到保留”。

詹姆斯在1890年出版了他的开创性著作《心理学原理》,在书里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精神生活的一门科学!”

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的人生轨迹很长,跨越美国南北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弗洛伊德革命性的理论是建立在其他人的工作成果之上的,当然,这个领域的创新并没有在他之后就止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维也纳的医院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但在 1886 年他开始专攻神经障碍学,在此期间弗洛伊德目睹了他的同事 约瑟夫•布鲁尔运用一种全新的谈话疗法,治疗一名叫做"安娜·欧”的患者,这是一个突破,它永远地改变了弗洛伊德,从那之后,弗洛伊德鼓励他的患者进行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e),这个技术成为了他职业生涯和心理学整个分支的基石。

1913 年,弗洛伊德出版了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书里介绍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

在此之后,弗洛伊德又出版了 20 来本书,发表的文章多到数不清

他认为吸烟帮助他思考(但同时也让他得了下颌癌,在他人生的最后 16 年里,他接受了至少 30 次痛苦的手术)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纳粹占领了奥地利,弗洛伊德和他的犹太家人历经磨难逃到了英国 1939 年 9 月,他的下颌癌实在是让他痛苦的不能忍受,他的一个医生朋友通过注射吗啡协助他完成了自杀

理论
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如上所述)→这个技术成为他职业生涯和心理学整个分支的基石。

在弗洛伊德看来,精神疾病可以用谈话疗法和自我探索来治愈。

无意识

精神分析最根本的核心理论是我们的人格是由无意识的动机所形成的,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意识不到的心理过程深远地影响着。

动机→我们的人格是由无意识的动机所形成的,我们每个人,都被我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心理过程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被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所驱动着。

这个理论在1900年完全是让人难以接受的

潜意识

潜意识→治疗方法:梦、投射和自由联想,来根除被压抑的情绪,获得自我洞察力。 弗洛伊德理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潜意识,字面上理解就是意识之下的东西,但它依然可以被发现,即使你自己无法觉察到它,你依然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技术来理解它,比如梦,投射和自由联想,来根除被压抑的情绪,获得自我洞察力。

评价

精神分析始终是一种隐喻式的神话解释学,但是"无意识"称得上是范式。

时至今日,精神分析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在弗洛伊德的那个时代,他是最具影响力和最有争议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有助于建立我们对童年,人格,梦,以及性的看法,同时,人们对他研究成果的评价毁誉参半。

精神疾病可以用谈话疗法和自我探索来治愈,这是个大突破,因为在此之前,精神病患者会被限制在疗养院里。

弗洛姆-赖克曼来美国时,精神病学界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流方法并没有效果,也很不人道。精神病院里满是受试对象,他们被迫服用可卡因、含锰药物和蓖麻油,被迫注射动物血液和松节油,被迫吸入二氧化碳或高浓度的氧气(这是所谓的“气体疗法”)。20世纪30年代,治疗方法是胰岛素休克疗法:病人被注射胰岛素,从而进入短暂的昏迷状态。这种方法的理论认为,只要每天进行一次,精神病症状就可能慢慢减弱。后来有了额叶切除术,将病人的额叶神经切断——英国精神病学家W. F.麦考利(W. F. McAuley)曾措辞微妙地称,额叶切除术“能消除病人某些使他们无法适应环境的特质”。研究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病因的医生在治疗方面同样毫无进展。德国的埃米尔·克雷佩林是研究早发性痴呆的先驱,他建立了一所机构,研究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关联,也没有结果。他的研究所有一位名叫恩斯特·鲁丁(Ernst Rüdin)的研究人员是优生学运动的主要人物,也是首批叫嚷着要给精神病患者绝育的人之一。在鲁丁的学生中,有个叫弗朗茨·约瑟夫·卡尔曼(Franz Josef Kallmann)的人更为极端。他战后在美国宣扬优生学,呼吁找到精神分裂症基因后,也对这种基因的“未感染携带者”实施绝育。生物精神病学界的领军人物似乎认定精神病患者已经不是人了。 社会上各种理论异军突起,像弗洛姆-赖克曼这样受弗洛伊德影响的精神分析师完全拒绝承认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病因,倒也并不奇怪。为什么要将精神病学变成把人当马来繁育的学科?弗洛姆-赖克曼认为,病人的内心深处企盼被治愈。 ——《隐谷路》

行为主义

活跃年代:20世纪30-60年

弗洛伊德之后,心理学的下一个重大革命发生在 20 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开始大放异彩

代表人物

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

约翰·华生(John Watson)

B. F. 斯金纳(B. F. Skinner)

理论主张

专注于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的研究,通过条件控制来让他们表现出某些特定的行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斯金纳《有机体的行为》,开创了行为主义时代,这股热潮一直盛行到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笼罩着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他们认为“懂得”(know)与“思考”(think)等心理词语是不科学的,而“心智”(mind)与“天赋”(innate)更是禁忌字眼。在他们看来,我们只能根据“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来解释人类的行为,而研究对象如按压杠杆的老鼠或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的狗。《心智探奇》

心理动力学理论

继承弗洛伊德思想 专注于早期经验对塑造无意识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过程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情感,行为和人格。

其他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培养个人的成长

认知科学

神经科学

后两个是如今的主流

心理学研究方法 E2

你的直觉不一定是对的,有时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而我们往往会严重低估虚假直觉所带来的危险。

后视偏差:预测对了就会记得:“我早就说吧”;预测错了就会完全忘记这件事

并不是说常识是错的,而是说直觉更倾向于描述刚刚发生过的事,而非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人生来就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倾向于感知随机事件中的规律,从而导致错误的猜想。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方法严谨、能够自圆其说的心理学研究和实验,它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使心理学研究免于被我们愚蠢的大脑给搞砸

研究与实验

常规的科学研究方法

  • 提出一个一般性的问题、理论

基于理论(理论:能够解释和组织大量不同的观测并预测结果)

  • 变成可测量、可检验的命题(操作化)

    作出假设(Hypothesis 可检验的预测)

  • 用一种明确且共通的语言来报告它们(具体定义,让其他研究人员能够重复实验)

    重复实验是关键所在,主体间性(更换了场景和主体,仍然得出一致性结论)

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案例研究会深入观察个体的情况,但这有时也会产生误导,因为这种研究的特性所致,我们不能进行重复试验。所以,它的缺点是结果不一定具有推广价值,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从个案分析中了解有可能发生的事,并提出问题,进行更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个案往往能够产生重大发现,它也是心理学家用来观察和描述行为最好的讲故事的手段。

自然观察(naturalistic observation)

研究人员在自然环境中观察行为,意在让被试“做自己的事情”而尽量不对情境做控制。偷窥别人。 自然观察是超棒的描述行为的方法,但解释能力非常有限。

调查或访谈法(surveys or interviews)

收集行为数据,要求人们报告他们的意见和行为。

eg.金赛《金赛性学报告》

调查对于了解人们有意识地持有的态度和信念是非常好的方法。但如何提问需要技巧,选项的微妙差异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另外调查的对象也很重要,小心样本偏差,需要随机样本,目标群体的所有成员。

有点类似法庭上不允许律师做有引导性和倾向性的提问

样本偏差(sampling bias)

为了公正的代表一个群体,需要寻找随机样本(ramdom sample),即目标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等的概率来回答这个问题

实验法

预测与相关

看某个特质或行为是如何与其他特质或行为相联系的。也就是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可以推测因果关系,但相关只能提供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不能证明它们。果可能由很多潜在原因导致,不一定是观测到的那个原因。

要真正找到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核心,必须得做实验。

实验

使研究者可以排除其他干扰,通过控制自变量,同时保持其他变量完全不变,或是尽量不变。

实验最起码需要分两组:实验组(某个变量会被改变)/对照组(变量保持不变)。

研究人员需要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各组,尽量消除可能干扰实验的潜在混淆变量和外在因素。 双盲实验(double-blind procedure):其中的某一组或两组被试都不会被告知实验真正的研究目的是什么,而真正做实验的时候,可能研究人员都不知道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控制组,这样他们才不会因自己无意的行为影响结果。

🌰 “咖啡因能让我更聪明"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假设,更好的说法是“饮用咖啡因的成年人会比未饮用的咖啡因的成年人更快走出迷宫”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也就是可以改变的条件:咖啡因的剂量

结果,或者说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就是那些会根据你改变的条件而变化的内容:被试在玉米地迷宫中探索出口的速度

神经与内分泌化学物质 E3

神经(neuron)

神经,即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组成我们神经系统的建筑块,电化学反应使得它们可以在彼此之间传递信息。

有的神经和腿一样长

3 个相同的基本组成: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 细胞体(soma):神经细胞的生命支持部分,包含所有细胞活动所需的物质。

  • 树突(dendrites):倾听者。和树木一样浓密的枝节,接受来自其他细胞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细胞体。树突很短,分支很多

  • 轴突(axon):说话者。像天线一样长长的延伸出去的发射器,将电冲动从细胞体传送到其他神经细胞、腺体或肌肉。

    轴突纤维很长,根据神经细胞类型的不同,有的轴突上包裏着一层厚厚的组织,叫做髓鞘 髓鞘(myelin sheath):轴突上包裹着的厚厚组织,像电线的绝缘外套,使得神经细胞间信息的传导更加迅速。

    多样硬化症发作,使得髓鞘分解,则轴突上髓鞘帮助传送的信号也会一同分解,最终导致肌肉的活动失去控制。

    髓鞘
    髓鞘

一个完整的传导过程:树突接受信号,激活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或者激活全部树突,产生电位,下行到轴突直至末端,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相邻的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问连接的部位叫做突触,所有茂密的树突分支都有突触

突触
突触

突触(synapses):神经细胞间连接的部位,在树突分支的前端。

突触中树突和轴突距离很近,但没有相互接触,它们的间隔不到百万英尺分之一,这个很小的缝隙叫作突触间隙(synaptic gap)。

当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端时,化学信使(神经递质)被激活,从而跳进突触间隙,就像一个飞吻,然后再降落到有特定受体的神经细胞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虽然神经递质会进入特定的受体,神经递质不会和接收信息的神经一直保持结合的状态,引起兴奋或抑制后,神经递质被泵出,然后被最开始释放出它们的神经细胞重新吸收。这个过程叫作再摄取(reuptake)。

神经递质(neuro transmitters)

  • 神经系统的快递员,神经细胞间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交流,从而产生了动机和情绪。
  • 人类体内有一百多种,有的是兴奋性的,有的是抑制性的。
    • 兴奋性的神经递质:使神经细胞兴奋,增加它们产生动作电位的可能性。
      •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控制警觉和生理唤醒。
      • 谷氨酸(glutamate):记忆。过量会使大脑过于兴奋,导致癫痫和偏头痛。(为什么一些人对于拉面中味精的用量特别敏感的原医;味精,MSG=Monosodium Glutamate,即谷氨酸单钠)
    • 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使神经细胞冷静,减少它们产生动作电位的可能性。
      • GABA(γ-氨基丁酸):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 血清素([[serotonin]]):影响饥饿和睡眠时的情绪。(抑郁症与其含量过低有关,一些抗抑郁的药物可以增加大脑中 5-羟色胺的含量 [[How do antidepressants work]])
    • 两重性的神经递质:既可以使兴奋,又能够使抑制。取决于遇到的对象是什么。
      •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能使肌肉活动,影响学习和记忆。显著减少是老年痴呆症的典型生理症状之一。
      • 多巴胺(dopamine):学习,动作以及愉快的情绪有关。过量的多巴胺: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
    • 有的神经递质能使我们产生快乐的感觉,比如内啡肽(endorphins)
  • 但并非唯一传递消息的化学信使,它们在内分泌系统中还有一位竞争对手⬇️

激素(hormones 荷尔蒙)

  • 内分泌系统。作用于大脑,有些激素和一些神经递质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
  • 作用:影响我们的情绪唤醒和昼夜节律、调节代谢、监控免疫系统的信号、有助于性繁殖。它和我们大多数的基本生理活动有关,吸引力、胃口、侵略性。
  • 尽管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有相似之处,它们运作的速度可不相同
    • 和肉体获得联系,神经系统是发短信,而内分泌系统是用纸笔寄平邮给你。
    • 神经细胞和突触传递信息的速度快得惊人
    • 内分泌系统则喜欢慢慢来,腺体分泌激素到血液中,从而到达其他组织,尤其是大脑。
      • 慢的好处:和短信相比,你的身体对信的内容会记得更牢,激素会持续作用于我们的机体(可以解释为什么受到惊吓或大发脾气之后要过一会才能平静下来)。
  • 激素种类
    • 肾上腺:“打架/逃跑”肾上腺素,加快心率,提高血压和提升血糖含量。
    • 胰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监控你摄入的血糖(体内的主要燃料)。
    •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调节身体代谢,监控体内的钙含量,对于雄性(睾丸),分泌雌激素和睾酮;对于雌性(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 垂体(pituitary gland)
      • 居于统治地位,联系其他腺体
      • 一个藏在你的大脑深处豌豆大的小金块,但却是内分泌系统中最有影响力的腺体
      • 释放生长激素(促进机体的发育),催产素(促进社会联系中朦胧的带给我们温暖的信任感觉)。
      • 垂体的领袖作用在于它是是大脑下丘脑区的头头

反馈机制(feedback loop)

eg.你的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如何一起工作(被吓到)发出叫喊声:

感觉信息通过眼睛和耳朵输入进你的大脑→尚未分析,下丘脑就”啊啊啊“了→下丘脑传达的一系列指令下行到肾上腺→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身体的其他部分和大脑意识到是在逗我玩→思维活动

神经系统指挥着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反过来又指挥着神经系统、大脑、腺体、激素、大脑。

人类大脑结构 E4

认识大脑的历史

18 世纪左有,德国医生 弗朗兹约瑟夫·加尔: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颅相学理论的(一个人的人格与他头骨的形态有关)

竟然广泛流行了数十年,加尔因此成为了社会名流

伪科学:头的形状并不能告诉我们大脑内部究竟在发生什么。大脑有自己的工作机制,大脑的不同部位控制我们某方面特定的行为,换句话说,功能在大脑中是有定位的。

在心理学界和人类实验领域中,一个推动着我们不断探索和前进的问题就是:我们大脑的功能,是如何与心理活动相联系的?(HOW DO OUR BRAINS' FUNCTIONS TIE TO THE BEHAVIOR OF THE MIND?)

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一样,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两种神经系统中都包含一定的非神经细胞,比如神经胶质,为神经细胞提供各种帮助。更多内容详见 “生物速成课第26集: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重要决策系统,控制中心。
  • 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收集信息,并反馈给中枢神经系统。

eg. 菲尼亚斯·盖奇性格的变化 1848 年,一个叫做菲尼亚斯盖奇 的平易近人的小伙子遭遇了一场事故,铁棍像一枚子弹一样,射入他的左脸,并从头顶穿出。事故发生后,他站立了起来,走向一辆马车,把刚发生的事描述了一遍,然后车夫把他送回了家,期间他一直是清醒的。

几个月之后,他完全康复了,可以像以前一样自由地走动。但是一些朋友说,菲尼亚斯完全变了,除了少了只眼睛,他看起来也和从前一样,但是,从前的菲尼亚斯温文尔雅,谈吐宜人,脑子被穿了个洞之后菲尼亚斯,脾气粗暴,小气,谈吐粗俗,人们逐渐开始相信,他是和盖奇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

(注意:个案研究,缺少之前的数据,关于报告也是发生在事故数月后,并且其中许多内容相互矛盾)

讲心理学损伤的课本通常都会画一幅菲尼亚斯的简图,由此我们清楚地可以了解到,医生们是如何意识到,大脑的失常就是心理的失常

eg.关于10%使用量的谣言

即使是简单的任务也会点亮大脑几乎所有区域。

大脑自身运作就需要我们身体全部能量的 20%。

大脑的结构与进化史

人类作为一种动物,我们的能力是由我们的大脑结构逐步演化而来的,当我们试图来理解这些结构的时候,其实也就在追溯我们的进化史 新的高级的大脑建立在以前低级的大脑基础之上。大脑很像俄罗斯套娃。最外层的是最后才演化出的,是分化最细致的,也是最复杂的。但随着逐渐打开,里面额套娃越古老,越小,功能也越一般化。

旧脑系统

  • 最里面的娃娃是最古老的,最基础的,就像你头里的化石。

    这个最内核的部分,有时候叫做旧脑(old brain)/原脑,它在我们的大脑中仍然扮演着和我们祖先进化时期一样的作用,维持我们机体的基本功能顺利进行,任何的动物都需要这些功能,爬行动物的大脑差不多就进化到这个阶段

  • 固定着它的是脑干(brain stem),也是大脑中枢里最古老的部分,脊髓由此进入头颅中。

  • 脊髓的上面,也就是头颅的最底部,是延髓(medula 延脑),在这里,原脑的功能自主运作不需要任何意识参与(心脏跳动,肺部呼吸,etc)。

  • 靠在延髓上面的脑桥(pons 桥脑) 与许多重要的功能有关,包括唤醒,自主功能,睡眠,帮助协调动作。

  • 脑桥的上面,也就是脑干的顶部,是丘脑(thalamus)(一对鸡蛋形状的结构),接收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的相关感受信息。

  • 脑干中的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像手指头的神经),功能是保持觉醒,它负责睡眠,走路,知觉疼痛等重要功能。

  • 小脑(cerebellum)(棒球大小的部位),脑干背面的一团隆起。负责非言语学习,记忆,对时间的知觉,以及情绪调控。控制随意的行为,也容易受到酒精的影响而受损(喝醉了影响的部位)。

边缘系统

差不多类似于大脑的边境地区,将旧脑和更新的、更高级的脑区分隔开来。

  • 杏仁核(amygdala):两个扁豆大小的神经核团。负责记忆的整合。情绪登记所。以及最深层次的恐惧和最猛烈的攻击性。 eg.刺激杏仁核某处,狗炸毛,电击旁移,狗害怕蝴蝶皮影。
  • 下丘脑(hypothalamic):保持着身体的稳定,调节体温,昼夜节律和饥饿。同时帮助控制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垂体。让你感受到快乐和受到奖励。 eg、老鼠下丘脑奖励中枢植入电极,并给予它们自我刺激的方法,那些区域会带去真实的感受,直到它们崩溃或死亡。
  • 海马体(hippocampus):学习和记忆的中枢。受损则丧失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记不住东西。

大脑灰质

这里指的是端脑,有两个半球的脑最大的结构,即通常所说的大脑,当你想到大脑时想的那个东西🧠,所有这些脑结构当中最高级的东西

两个半球

大脑的 85%

监督思考、说话、知觉的能力。

左右两个脑半球分别控制和调节不同的功能,具有单侧化优势。左侧大脑多控制语言,右侧大脑控制创造性功能。

尽管强调单侧化和脑的不同结构,大脑所有不可思议的功能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一起协作的结果。连接两个脑半球的结构叫作胼胝体。

大脑皮层

覆盖在左右脑半球上的一层由两百亿个相互联系的神经组成的薄薄的膜

上十亿的神经胶质细胞为脑神经提供网状的支持,起到绝缘和滋养它们的作用

大脑皮层是大脑灰质的外层,仅在哺乳动物中发现。

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型哺乳动物中,大脑皮层的表面会折叠形成脑沟和脑回(沟与沟之间所夹细长的部分称为脑回),从而增加表面积。脑沟并非是在脑的成长过程中随意形成,什么形态出现在何处都完全有规律(其深度和弯曲度因人稍有差异)。每一条脑沟在解剖学上都有专有名称。脑沟与脑回的形态基本左右半球对称,是对脑进行分叶和定位的重要标志。

  • 大脑皮层的四个分区,它们都皮层上突出的沟或裂所分割开:

  • 额叶(frontal):说话,计划,判断,抽象思维,人格。([[精神分裂疾病史|额叶切除]])

  • 顶叶(parietal):接收并处理触觉和身体姿势。(站起来磕到东西会疼得要死)

  • 枕叶(occipital):后脑勺,接收与视觉相关的信息。(摔跤跌到头会一片黑)

  • 颞(niè,指太阳穴)叶(temporal):耳朵上方,处理声音信息,包括言语理解。

    每一侧的脑半球控制的是对侧的身体,所以左侧颞叶加工来自右边耳朵听到的声音

  • 在这 4 个分区之中仍然有许多特殊化功能的区域

    • 运动皮层(额叶后方)控制随意运动,并从大脑发出信息传达给身体。(发出指令:端起茶!)

    • 感觉皮层(运动皮层正后方)加工输入的感觉信息(处理指令感受:茶真烫!)

    • [[前额叶皮质]]

联合区(association areas)

大脑灰质除半球和皮层外的剩下部分

和更高级的心理活动有关,比如记忆、思考、学习、言语。将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理解、整合,并和记忆联系起来。联合区遍布所有四个脑部分区。

但是联合区并不像运动或感觉皮层一样,无法通过刺激某一个部位来得到一个单纯的反应。

联合区的作用是更加微妙的,他们将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理解,整合并和记忆联系起来

联合区遍布所有四个脑部分区,所以大脑不同部位的损伤会造成非常不一样的结果

  • 颞叶特殊部位的损伤,导致失去面孔识别的能力。
  • 创伤性记忆和过量的激素会对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造成深远的影响

感觉与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奥利佛·萨克斯(Oliver Sacks)

有一件连普通幼儿都能做到的事,萨克斯博土却做不到,他不能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脸,萨克斯患有面孔失认症(PROSOPAGNOSIA / 脸盲症:一种神经性疾病 患者丧失感知和识别面孔的能力)

视觉和判断力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的知觉,至少是识别面孔那部分的知觉

面孔失认症很好地证明了感觉和知觉是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的

  • 感觉(sensation):自下而上(bottom-up)的加工,对外部刺激的接收和传递,比如视觉,听觉,嗅觉
  • 知觉(perception):自上而下(top-down)的加工,大脑组织和理解信息,并将信息与情境结合。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 🌰:此时此刻
    • 感觉:你的眼睛可能正在接收来自屏幕的光,同时向大脑发送这个感觉的数据;

    • 知觉:你的大脑在告诉你,你正在看一个示意國,解释感觉和知觉的不同 禁止套娃!,这就好比是贴标签,下定义。

    • 现在,你的大脑正在将屏幕发出的光理解成一个正在说话的人

感觉 E5

感觉阈值

我们一直在被大量的刺激所轰炸着,但是我们只能意识到自己的感官所能接收的有限的信息。

狗狗这么可爱怎么能不给狗狗放图!
狗狗这么可爱怎么能不给狗狗放图!
但我无法像蝙蝠一样用声纳来狩猎,或是像猫头鹰一样能听到地底下有鼹鼠在打洞,又或者是像螳螂虾一样能看见紫外线和红外线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去感受相同的东西,所以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极限

绝对阈限:50%的情况下,刚刚能够引起特定感觉的最小刺激量(the minimum stimulation needed to register a particular stimulus fifty percent of the time.)

🌰:如果我在你的耳边发出细小的哔哔声,而你告诉我,你在 50%的情况下能够听见,这就是你的绝对感受阈限

信号检测论

  • 要检测到一个微弱的感觉信号,并不是只要刺激够强就可以,还和你的心理状态、当时的警觉程度以及期望有关。

  • 一个理论模型,用来预测 个体在什么条件下会检测到一个建立在一定情境上的、微弱的刺激

    • 敏感化:对特殊事物关注(看不见的黑熊实验)

      🌰:精疲力竭的父母能听见宝宝最轻微的鸣咽声,却听不见火车经过的轰鸣声

    • 习惯化:感觉适应

      如果你持续受到一个相同刺激的作用,你的感觉会进行调整,这个过程叫做感觉适应(习惯化 Sensory Adaptation)

      🌰:补牙之后的几天内会感觉口中很不舒服,一直有东西硌着,但是过段时间就会适应

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 噗 这个中文翻译也太拗口了点 Threshold就是天花板的意思 引申为阈限 其实就是超过了这个天花板人就会感觉到不同的意思):个体分辨差别的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所以我们以发现者的名字为其命名:韦伯定律(Weber’s Law),指出我们感知到的差异和刺激量的大小呈对数关系(logarithmic),而不是线性关系;重要的不是刺激量变化的大小,而是变化量和原来刺激的比值。(可能之前声音贼小,只要加大一点点,你就能分辨出差异)

视觉

你能看到镜子中自己的脸,这背后有一系列复杂而又快速的加工:光线照到你的脸上,反射到镜面,再反射进入你的眼睛,眼球接收全部的光能,并将其转换为神经信息,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最终变成你实际看到的内容。

人类能看见的光只是全部电磁辐射光谱中的一小部分:从伽马射线到无线电波

此处将光视为波(没错现在物理学也没有确凿定论光是啥...)。短波的频率高。

  • 波的波长和频率(wavelength and frequency)决定了它的色调(hue)。

    • 波长短,频率高:我们的眼睛把其看成蓝色光
    • 波长长,频率低:我们的眼睛把其看成红色光
  • 波的振幅(amplitude)决定了光的强度或亮度(intensity or brightness)。

    • 辨别同种颜色的深浅。或者说光波散发的能量。
    • 振幅大意味着强度高,色彩更亮

视觉的感知

整体过程

1 光通过眼球的角膜(cornea)和瞳孔(pupil)击中瞳孔后方的透明圆盘 晶状体(lens),它将光线汇聚成特定的图像→ 2 将这些图像投射到视网膜 (retina) ,其中的传感器棒体细胞和椎体细胞开始接收视觉信息,引发化学变化,产生神经信号→ 3 使双极细胞(bipolar cell)兴奋,将信号传递给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神经节细胞的长轴突会聚在一起,形成束状的视神经,从而将眼球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 → 4 视觉信息沿着—系列复杂程度递增的通路,从视神经(optic nerve)出发,经过丘脑(visual area of thalamus),最后达到大脑的视觉皮层(brain’s visual cortex)

1
1
2 3
2 3
4
4

视网膜 (retina)

视网膜位于眼球内壁的表面,上面包含所有的感受器,视网膜不像投影仪和大屏幕,更像是一束由光能组成的像素点,将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打包给大脑)

这些视网膜上的感受器叫做棒体细胞(rods)和椎体细胞(cones)

  • 棒体细胞检测灰度,用于周边视力(间接视力),还使我们在光线昏暗看不清颜色的时候,能看到事物的轮廓
  • 椎体细胞检测细节和色彩,它们集中于视网膜中心的焦点,即中央凹,椎体细胞只有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才起作用
颜色视觉

人类的眼睛在看颜色方面非常精妙,我们对于颜色的差别國限是如此的特别,普通人能分辦的色彩就有一百万种

探索我们颜色视觉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一大堆,但有两个理论帮助我们理解目前己知的现象

  • 杨-赫尔姆霍茨 三色理论:认为视网膜上包含三种特定颜色的锥体细胞,三种细胞(红黄蓝)全被激活结合起来的能量能使眼睛看到任何颜色。 色盲:大约每5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一定程度的色觉缺陷,男性偏多,因为这种基因缺陷和性别有关。

  • 对立过程理论:认为我们看见颜色是相互对立的加工过程。 所以,有的感受器细胞被红色光激活,但被绿色光抑制,而其他细胞的作用正好相反,所有这些感受器细胞的结合让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色彩

视觉皮层

视觉信息从视神经出发,经过丘脑,最后达到大脑的视觉皮层。

视觉皮层坐落于大脑背面的枕叶,右侧视觉皮层加工来自左眼的信息,视觉皮层有特殊化的神经细胞,叫做特征觉察器,对特定的特征进行反应,比如形状,角度和运动,也就是说,视觉皮层的不同部位负责识别事物的不同特征

也就是为何开头的脸盲症为何只是识别不出人脸,梭状回在看到面孔时得到激活,此处天生、病变、受损都会导致脸盲。梭状回中的细胞有的只对一种特定类型的刺激进行反应,比如姿势,运动或面部表情,而其他的细胞核团将这些分散的信息编织在一起,对情境做出即时分析。

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立刻将情境中所有单独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的能力(视觉平行加工:形状、深度、动作和颜色的加工)

听觉 E6

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在介质中传播

  • 高低 - 振动频率 声音越低振动越慢、声音越高振动越快

  • 强弱 - 振动幅度 波的高度,也就是振幅,决定声音的响度,我们用分贝(decibels)来测量

外耳,也就是你能够看见,戳到和揪住的这部分耳朵,收集声波,并通过耳道传到中耳,在这里使鼓膜(ear drum)产生振动→声音的振动通过所谓的“听小骨”(ossicle bones)得到放大,它的组成部分恰好也是你身体中命名最奇特的骨头,镫骨(stirrup),锤骨(hammer)和砧骨(anvil),在这里,物理振动传到内耳,进入形状像蜗牛壳的耳蜗(cochlea),它的周围流动着的液体互相推挤,造成你耳蜗中一万六干多个细小的毛细胞产生弯曲,毛细胞的运动触发相邻的神经细胞兴奋,集中于听觉神经,然后传向大脑的听觉皮层

味觉

我们成千上万的味蕾中,每一个都包含许多像口袋一样的小孔,其中又包含50到100多个毛发一样的味觉感受细胞,它们识别食物分子,并报告给大脑

现在,每个人都习惯性地相信我们的舌头只能检测到 4 种味道甜咸酸苦和味觉地图(它描述的特定味道分配在舌头的特定部位是错误的)

但是现在我们认识到了第 5 种味道,美味的,鲜肉的,味精口味的味道,英文中本来没有形容这个味道的单词,于是它被叫做 umami,(umami 是日语单词的罗马音,意思是令人愉快且美味可口的味道 也是中文里的鲜嘛

不同于视觉和听觉,我们的味觉和嗅觉是化学性的感觉

空气中的分子进入鼻孔,到达鼻腔的顶部,这里有五百万到—千万个感受器细胞,这些感受器将信息发送给大脑中的嗅球(OLFACTORY BULB),然后将信息打包传送至初级嗅觉皮层以及负责情绪和记忆的边缘系统中的一些部位

虽然我们的味觉有 5 种感受细胞,视网膜上有 2 种感受细胞,我们的嗅觉并没有针对特定气味分化的感受细胞,相反,气味感受器(odour receptors)是通过不同的组合来一起作用的,兴奋的嗅觉感受细胞的不同组合可以分辦出一万种不同的气味

但是,我们对一种气味的感受,以及知觉,通常和我们对这种气味的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童年的味道 魔怔香评?),我们的大脑通过建立联系来存储和识别熟悉的味道的能力是惊人的,这就是为什么你可能一走进面包店立刻就会觉得很开心

嗅觉与情感的强大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感觉通路和大脑边缘系统的联系有关,包括我们的情绪登记所,杏仁核(amygdala),以及我们的记忆管理员,海马体,这就是气味和我们的感情,记忆的联系如此紧密的原因

触觉

触觉相当重要,特别是在我们早期发育的时候

早产的婴儿,如果他们受到妈妈的怀抱和抚摸,就增重更快;儿童如果在婴幼儿时期身体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长大后会有更大的几率出现情绪、行为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你的触觉其实是皮肤上4种不同感觉的结合: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 不同的部位对于这 4 种感觉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其他皮肤的感觉,比如挠痒、瘙痒和湿度的体验,不过是这 4 种感觉的不同变化

最终,触觉加入到你的骨头,关节和肌腱的感受器中,组成了你的动觉(运动感觉/肌觉) 动觉(kinesthesis):机体感受自身的运动和位置,这种感觉使我们不用依赖其他感觉也能检测自己身体位置的变化

平衡觉/前庭觉(vestibular sense):监控头部的位置和平衡感

平衡感受到麻花状的半规管的控制,充满液体的前庭囊将半规管的和内耳耳蜗连接起来

如果你原地转圈圈然后突然停住,由于内耳中的液体需要花—些时间才能恢复平静,你会感到一阵眩晕,那些旋转着的液体实际上在忽悠你的大脑让它以为你还在转

通感

感觉的相互作用:一种感觉能影响另一种感觉(吃东西的时候也会闻到,而且会让东西更好吃) 当感觉的相互作用发生混乱的时候会怎么样

  • —些特定的单词是否会引发你口腔中尝到强烈的特定的味道?比如“猫咪”这个词尝起来是否像棒棒糖的味道?
  • 有没有什么声音,你听到后看见了颜色?比如,听到 Prince 唱“紫雨”时,你眼前是否有紫色闪过?

联觉/通感(synesthesia):一种罕见的很有意思的神经系统疾病,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相互交错在一起,这种感觉的混合是不由自主的,体验的过程是持续的,方式也是一致的,且不受思想的控制

📌 B博士贴士:我们必须要解释一下,通感的定义目前还是有一定争议的

目前我们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

  • 一种观点认为,新的神经之间调皮捣蛋形成的联系,可能跨越了通常单独发展的感觉的界限
  • 另一种理论认为,所有的婴儿出生时都具有通感,直到大脑发育成熟,建立起单独的感觉通道,而有的人没有
  • 另一种理论把通感和神经化学的不稳定性联系起来,与某一种功能相联系的神经递质,出现在完全不同的大脑的另一个部位 这又是—个说明大脑的内部十分神秘莫测的例子

小矮人

这是E6的标题,但我感觉是个恶趣味梗就放在最后了hh

小矮人:人类身体的一种感觉地图(sensory map),是我们理解身体如何与环境互动的一个很形象的模型 如果身体部位的大小和我们使用它们的程度按比例生长,我们会长这样⬇️

这个怪异的家伙展示了按重要程度划分,身体不同感受器所占的比重

  • 我们接触世界主要使用的是我们的双手而不是胳膊肘

  • 同时,他的嘴很大,因为在我们的舌头和嘴唇中感受器的数量非常之多,我们用它们来品尝美食和亲吻

    笑死滚石又出现了
    笑死滚石又出现了

知觉(perception)E7

知觉:自上而下的加工,大脑组织和理解信息,并将信息与情境结合。

我们的知觉,也就是我们如何将凌乱的环境理出秩序,会被极大的影响,甚至歪曲,由于我们的期望,经验,心境,甚至文化规范,我们其实是很善于自我欺骗的

上两节课学了感觉,但是,如果没有我们的大脑组织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觉的话,我们的感觉就没有意义

知觉是一种加工过程,使得我们能够理解感觉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体验周围的世界,它使得生活变得可以理解,不过同时这也意味着,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并不是事物的真相

知觉定势

把屏幕倒过来看看~
把屏幕倒过来看看~
你的大脑并不习惯看上下颠倒的面孔,所以,它基本上是在尽全力把每一部分整合到一起;但它知道正常的面孔看起来应该是什么样的,而这完全不符合实际!

证明恰恰是你的大脑在做知觉工作,而你的眼睛真的只是在接收原始信息,这些信息很重要,但并它并不是我们所看见的实际内容,我们看见的是心理活动的结果,而不是眼睛的

这是兔子还是鸭子?
这是兔子还是鸭子?

你的期望只是一种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心理学因素影响你如何知觉环境

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就是你相信的(seeing is believing),但知觉定势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相信的也影响着我们所见的内容(believing is seeing)

  • 知觉定势的其他因素

    • 背景(context)——在上图周围画上复活节彩蛋,你马上就会觉得这是兔子

    • 文化——但实际上鸭子才会下蛋啊!

    • 情绪和动机

大多数时候,知觉定势会让你得出合理的结论,但有时也会产生误导,甚至造成伤害,它们是无数欢乐的视觉错觉产生的罪魁祸首

形状知觉

尽管视觉错觉有时候很滑稽,却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觉工作的原理,我们的大脑接收的信息数量非常庞大,尤其是通过眼睛获得的,但我们需要快速对它们进行加工

你平时用视觉下意识辨别事物,看起来很简单,但我们已经发现这过程其实十分复杂,复杂到我们必须要给它命个名——「形状知觉」(form perception) / 主体与背景关系(Figure ground relationship):我们如何将眼前正在注视的景象 组织和简化为少数主要的目标或主体。努力将主体有意义化。并将剩余部分看作是背景,与主体分离开来。

大脑会设法使看到的图像变得有意义,但如果图像提供的信息是模棱两可的,不足以从两种解释中做出选择的时候,两种画面就会轮番在大脑中出现,“主体-背景动态变化”会一直持续。

这个概念在非视觉领域也一样适用,你会更清楚地听到你留心的声音,而过滤掉其他“杂音”

我们的大脑将所有纷繁的刺激,通过图形组织原则 / 格式塔原则(比如邻近性,连续性,或封闭性),组合成有条理的内容

  • 邻近性(proximity)

    简单地把彼此接近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打包)

    🌰 比起将派对上的人看毫无规则的分散的个体,我们倾向于把站在一起的人看做一个整体

  • 连续性

    将光滑、连续的图案知觉为整体,并经常忽略那些不完整的部分。

  • 封闭性

    分散图形,倾向于将缝隙补全,从而得到完整的图形。

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

深度知觉帮助我们估计物体的距离和完整的形状

这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能够知觉到深度,是同时运用了双眼线索和单眼线索

  • 双眼线索:用到两只眼睛,大脑比较两只眼睛的图像来判断距离。

    你的双眼间隔大约 2.5 英寸(65 毫米),你的两侧视网膜接收的图像一直都有着轻微的差异,所以当你用两只眼睛—起看东西时,你的大脑通过比较这两幅图像来判断距离。

    • 双眼视差(retinal disparity):物体越近,两幅图像间隔的距离就越远。

      🌰:你只需要举起两根手指,然后从它们中间望过去,把眼睛聚焦在手指后面的背景上,突然,你的两根手指就变成了 4 根

      因为左侧和右侧的视网膜图像的差别只有轻微的一点点,双眼视差在判断较远的距离时并不是很管用

  • 单眼线索: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大小与距离。 召唤美术生

    • 相对大小:近大远小 鸽子为什么看起来这么大!
    • 相对高度
    • 线性透视:平行线随着距离的增加最后相交于一点,交汇的位置角度越锋利,线条就会越紧密,看上去的距离就会更远
    • 纹理梯度:距离最近的山上所有的石头纹理都很清晰,远处的细节则不清楚。
    • 重叠/遮挡线索:知道有东西挡住了你的视线。

运动知觉

意义:推测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只基于一个判断点:正在缩小的物体正在慢慢远去。正在变大的物体正在靠近。

事实是,涉及运动时,你的大脑很容易出错,比如,当速度一致时,大的物体比小的物体看起来移动速度更慢

知觉的一致性(恒常性 constancy)

意义:使我们能够保持对一个物体的识别。不论距离,视角,动作或照明条件如何变化。

结尾

知觉并不是只会带给你有趣的视觉错觉,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周围的世界,以及我们在其中所在的位置,不仅是身体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你的感觉器官收集世界上的原始信号,这些信号被分解成更细致的信息,然后在你的大脑中重新组合,建立起你认识世界的专属模型 你的大脑构建了你的知觉(YOUR BRAIN CONSTRUCTS YOUR PERCEPTIONS)

哦对了,由于大脑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原始信息,在经过不同的大脑处理后,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比如说,我用的是红字。但是我没办法证明,我所看到的红色和你所看到的红色是一样的。就好像从小我们就被教这个颜色是红色一样,这只是信息和名称的对应,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所知觉到的结果是相同的。

我们没办法“潜入”到一个人的大脑中,去感受他的感受,看看他看到的颜色是不是和我一样,似乎就要有点唯心地说,你的世界是你的一样。他就是说,其实我们知觉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但我们没办法去比较出不同在哪

但好在有"共情能力”,但这是后话了….。

这也是我之前会疑惑的点,即色盲的人怎么知道自己色盲呢(除了完全无法分辨两个颜色的),如果他会把绿色看成红色,但社会里的人都管这种颜色叫“绿色”,他就会认为他看到的就是绿色

意识

意识的定义

  • 宽泛的定义:我们对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觉察。(our awareness of ourselves and our environment.)

  • 威廉詹姆斯:意识是一种不断运动的、变化的、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流]])

  • 其他人:意识是大脑中四处照射的手电筒,发出连续完整的光高亮一个物体,然后移动到下个物体。

重点在于: 意识体验永远处于变化当中的 ,意识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完整,帮助我们思索永恒,考虑后果,反思过去,同时它也是我们生命中最熟悉,也最神秘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意识一直在各种状态中不停转换,包括清醒,睡眠,以及其他各种特殊的状态。这些意识状态可以自发产生,比如做梦,也可以由生理刺激引起,比如药物引起的幻觉,还可以由心理学的手段引起,比如,通过冥想或催眠

意识的状态

清醒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大脑活动如何与心理过程相联系,包括思维,知觉,记忆和语言。

📌B博士贴士:认知神经科学只是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行生出的许多新学科之一,它综合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重点是,它们都不够成熟

使用神经影像学的技术研究大脑的特定状态和意识体验的联系。

对大脑进行扫描的方法有很多种

  • 结构成像(Structural imaging):显示大脑的解剖画面。识别大块肿瘤、疾病和损伤非常有效。

  • 功能成像(functional imaging):显示大脑中的电磁变化或代谢活动。观察到特定的脑功能活动与特定脑区域的关联情况。

神经影像学在心理学领域中掀起了一场革命,就像望远镜和显微镜对天文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一样;但另一方面,这项技术有些内容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如何理解神经影像的发现成果上学界内还存在大量的分歧

记住,相关关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所以,大脑特定区域的活动,和人进行某些思维过程具有同时性可能是很有用的信息,但科学的探索不会仅止于此

意识的层次

双重加工模型:分为有意识的和自动的两部分,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后勤团队维持正常工作

🌰:

  • 认为我们清醒的,有意识的大脑可能在说“看!松鼠!”

  • 同时我们内隐的,自动化的大脑在像电脑一样进行着加工“颜色:棕色,尾巴:毛首茸,运动:爬树,距离:20 米,联系:我的姐姐小时候有松鼠恐惧症,肉隐偏见:我认为美国迟早要毁在松鼠手上”

一些计算得出,每秒钟,你所有的感官挖掘出的信息数量将近有1100万,然而,你真正意识到的只有40个左右

选择性注意

如何将意识集中于一个或一组特定的刺激,并有效地过滤掉其他刺激。

你的意识就像一个繁忙的聚光灯,虽然你自动化加工的大脑会偷偷地将你周围其他事物的特征登记下来,可是一旦你的聚光灯开始照亮某个特定刺激,绝大多数剩余的刺激信息都会消退

🌰:鸡尾酒会效应

你呆在一个有47人同时在说话的房间内,但仍然可以集中注意听一个对话内容,将所有剩余的声音和背景音乐过滤出去。但是,如果站在你附近的的人提到了你的名字,一瞬间,你的认知雷达就会启动,你的注意力会四处搜索提到你名字的那个声音

选择性不注意(selective inattention):开车时玩手机会让你无法注意行人

非注意盲视(inattentional blindness):当你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其他地方时,那些你完全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显而易见的程度会让你吓一跳

例子:看不见的大猩猩

但是你知道谁对手非注意盲视的理解和挖掘利用最为透彻吗? 魔术师

  • 他们把这个称为“误导”(misdirection)

著名现代魔术师特勒,双雄佩恩和特勒中的特勒曾说:每一次魔术表演,都是在进行一次心理学实验”

  • 变化盲视(change blindness):我们没有注意到环境中的变化
    • 换人实验(PERSON SWAP)
    • 记忆错乱会导致法庭上错误的目击证词,朋友间会由于双方各执一词而陷入冷战

我们远远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 ,而这还仅仅是在我们清醒的状态下!想象一下当你昏昏欲睡,你的注意会漏掉什么重要信息


to be continued……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Enter through the narrow gate.
For wide is the gate and broad is the way that leads to destruction,and many enter through it.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
©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